[公务员考试行测和申论各占多少分]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的介绍

2018-06-13 │ 公务员

 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,申论科目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要的科目,掌握更多的申论技巧对考生会有帮助,以下是烟花美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申论评分标准的解析,希望能帮到你。

  申论评分标准的解析

  俗话说:养兵千日用在一时,但是在真题或预测题的练习中,由于不了解大学生村官考试评分标准等相关内容,存在着以下两点误区:

  第一,答题中刻意避免使用材料中的词语、原话。

  抄袭、使用原话会导致低分的误解,其直接导致考生在围绕材料寻找答题要点的过程中,即便寻找到了核心的得分点,仍然会刻意用其他相近的词语进行替换,导致失分。

  第二,作文以偏概全现象普遍。

  可能受研究性论文书写的影响,考生在申论论文的作答中,即便通过阅读、梳理全篇材料找出了主题,仍然会以小的切入点阐述,导致作文跑题。

  其实,申论答题过程中,我们要时刻把握材料为王、看透本质的答题原则。第一,材料为王。申论考试除最后的作文之外,其他题目的得分点都是来自于材料,尤其是材料中精辟的语言更是评卷人抓取并给分的重点。而申论考试中所要求的不得抄袭是指不能大段的抄、不能没有自己的逻辑整理,直接从材料中零散的摘取,而非不能用材料中的词语和原话。第二,看透本质。作文要准确立意,避免跑题,就需要通过零散的材料整理出其深层次反映的问题。文章要能把握住整篇材料的核心和主要矛盾,这就要求大家摒弃学生时代老师强调的必须从小的方面写文章。当然这也并不是让诸位考生写一些假、大、空的文章,而是把握材料,从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着眼。

  只要清楚的认识到申论备考中存在的误区,并进一步了解正确的答题关键,相信通过认真的备考,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。

  申论阅读理解的提升技巧

  一、阅读理解能力的定义及意义

  阅读理解能力是申论各类题型作答的前提和基础,可见其重要性。那么申论中的阅读理解能力究竟是什么呢?以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大纲解读为例,“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,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,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,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。”那么我们可以把阅读理解能力简单的简述为三个层面的含义,即阅读材料及信息、理解信息、提炼核心思想三个层面。阅读理解能力是选取关键要点的前提,把握材料关系的根基,提炼核心观点的保障,所以需要广大考生从现在开始就要成分做好准备,加强练习,提高阅读理解能力。

  二、阅读理解能力四大技巧

  广大考生想要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,需要充分掌握申论各种类型材料的特点,针对不同的材料运用向适宜的阅读方法进行材料阅读,保证快速准确有效的找到要点。那么,在这里,中公教育专家着重从词、句、段、篇方面为各位备考的考生介绍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具体方法。

  (一)把握关键词

  申论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文章段落最关键的部分,是对文字内容起决定作用的词汇,高效、准确、合理的掌握抓关键词的方法,能够精确的定位材料中的要点。广大考生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类标志性词汇:关联词、问题词、原因词、影响词、对策词和权威词,其中,在关联词中需要大家把握表并列、递进和转折的连词。具体说来:

  问题词中一般是一些诸如:没有、未、缺少、缺失、缺乏、不足、困难、障碍、瓶颈、滞后、诟病等等;

  原因词要对一些表原因的词高度敏感,如因为、由于、在于、由...造成、归其根本等;

  影响词又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:积极方面如:有利于、有助于、推动了、提升了、增强了、助推了等。消极方面如:阻碍了、违背了、损害了、伤害了等;

  对策类的词如:应、应该、要、需要、必须等,还有明显的动宾结构;

  权威词一般是一些领导人、学者的讲话或政策文件中包含的高档次等;

  当然,罗列并不能穷尽所有未出现的词,这就需要广大考生重点关注和积累,与此同时加强材料阅读的训练和练习。

  (二)定位核心句

  在对关键词有一个高度敏感的状态下,需要考生朋友对核心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。这里的核心句指的是:首句、尾句和中心句。

  首句,顾名思义,出现在句首,一般起到总领段落核心思想和内容的句子;

  尾句,段落的最后一句或在段落尾部,总结该段落核心思想和内容的句子;

  中心句,一般是位于段落的中部来表达核心思想的。

  首句、尾句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,相对容易把握,中心句则相对较难。这里,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提供一个小技巧,中心句在寻找时可以结合我们的关键词汇,尤其是一些转折性、承上启下、结论性的词汇来帮助我们快速锁定中心句;

  (三)段落阅读

  段落阅读即把握段与段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关系,从而把握段落在该则材料的重要性。首先,需要大家通过阅读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,主要有:并列、总分、递进、因果和转折。和关联词的内容相近,在这里不再赘述。其次,需要明确材料的类型,通常为:案例型材料、数据型材料和观点理论性材料。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,阅读方法也是大不一样的。具体说来:

  案例型的材料,我们只需要把握主线就好:主体(人、地方、事物或政府)+处境+做法+结果+启示,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提示大家,在实际材料的阅读过程中,五要素不一定能从材料中全部找全,有什么用什么;

  数据型的材料,重点关注材料前后内容,如果存在对比性的数据,需要分析得出结论;

  观点理论性的材料,则需要认真研读,一般会是题目的眼,需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深入分析。最后,要对段落的大意进行整合梳理,进而提炼核心思想和中心论点。

  (四)篇章阅读

  在篇章阅读部分,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符号批注法,运用一些常用的标记符号,在材料中鲜明的标注要点。如关键词可用“△”在下方标注,核心句可用“_”画下,辅助理解段落大意的语句可用“~~~”标注;

  对于申论考试,阅读理解能力是整个申论题目得分的关键,中公教育专家要求广大考生务必掌握。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,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调整心理状态,踏实学习,循序渐进,要熟练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,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总结反思,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,都能够迅速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,在申论考试中获得好成绩。

  申论考试归纳语句的方法

  1.并列关系

  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,没有主次之分,各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相关的情况,或表示一件事的几个方面。常用的关联词语:“既…又…”“不是…而是…”、“一边…一边…”、“一面…一面…”。

  2.递进关系

 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:不但…而且…、不光…还…、不仅…也…、不仅…而且…、不但…还…。

  3.选择关系

 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,需要从中选择一件。常用的关联词有:是…还是…、或者…或者…、不是…就是…、…还是…、要么…要么…。

  4.转折关系

  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,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,而是作了一个转折,说出的意思,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。常用关联词语有:虽然…但是…、尽管…还…。

  5.假设关系

  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,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。常用关联词语有:如果…就…、即使…也…、哪怕…也…。

  6.条件关系

  句子前面提出条件,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。常用的关联词语有:只要…就…、无论…都…、不管…总…。

  7.因果关系

  句子的前一部分表示原因或结果,后一部分表示结果或原因,常用关联词语有:因为…所以…、既然…就…、之所以…是因为…。

  8.取舍关系

  分句表示两种情况,选取一种,舍弃一种。常用的关联词语有: “宁可…也不…”、“与其…不如…”

  9.承接关系

  句与句之间表示几个连续动作,或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,它们前后承接,不能颠倒。
 

  

[公务员考试行测和申论各占多少分]公务员考试申论评分标准的介绍

查看更多公务员相关内容,请点击公务员
推荐访问: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